在“雙碳”戰略背景下,新能源的迅猛發展正深刻改變全球能源版圖,但風能、光能的波動性與不可預測性,始終是限制其大規模應用的核心難題。
“虛擬電廠”(VPP, Virtual Power Plant)被認為是打通新能源消納與電網調節之間的橋梁,而當虛擬電廠這一理念與遍布全國的5G基站結合,便孕育出一個更強大、更靈活的能源調控網絡,成為構建未來智能電網的重要基石。
風電、光伏雖然具備清潔、低碳、可再生的天然優勢,但它們的隨機性、間歇性和波動性,常常導致電力系統調度困難。虛擬電廠的出現,正是為解決這些“綠電焦慮”而生。
它通過整合分布式能源、儲能系統、可控負載等,利用先進的信息通信與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統一調度,使得這些原本各自獨立的資源具備“集中發電廠”的協同響應能力。這種去中心化、多節點、智能化的調控方式,正在成為新能源系統靈活調節的新范式。
當前,全國5G基站數量已突破350萬座,這些全天候運轉的通信基礎設施,擁有極大的能源調節潛力,成為天然的虛擬電廠節點。
一方面,它們配備有大量備用儲能系統,用于應急供電;另一方面,這些儲能系統具備“充放雙向”能力,可在低谷充電、高峰放電,實現削峰填谷。
但要讓這一潛力變成現實,離不開高性能、智能化的站點能源系統支持。匯玨集團作為深耕電力與通信融合領域的技術領先企業,推出的站點能源儲能解決方案,正是支撐5G基站能源轉型的關鍵技術之一。
在傳統5G基站電力系統中,儲能系統常常僅承擔應急供電任務,資源利用率低。而匯玨科技集團的站點能源儲能系統,則通過高能效磷酸鐵鋰電池+智能能源管理系統(EMS)+模塊化設計,全面激活儲能資產的市場價值:
智能調度:?匯玨的EMS系統可根據電價波動、負荷需求及天氣預測等多維參數,實現站點電力的智能優化調配;
柔性擴容:?模塊化設計使得不同類型和規模的基站均可快速部署,無需大規模改造;
遠程運維:?系統支持遠程監控與運維管理,極大降低人力成本;
這些創新技術和產品組合,不僅增強了基站作為虛擬電廠節點的能力,也在全國多個5G項目中得到落地驗證,助力構建以“邊緣能源”為核心的新型電力體系。
將5G基站全面納入虛擬電廠體系,不僅是能源調控方式的一次技術躍遷,更將在電網結構與能源經濟中發揮深遠影響:
增強電網韌性:?以分布式基站為支點形成的虛擬電廠網絡,如同無數個“微型電源”,能在極端負荷或突發事件中提供電力支撐。
降低能源成本:?基于價格機制的儲能調節,可使基站在市場中實現低買高賣,有效降低通信運營成本。
助力綠色轉型:?儲能+智能管理可將原本“被動供電”的基站轉化為“主動參與”的能源節點,形成電信與電力的雙向互動生態。
目前,上海等地已將部分5G基站儲能系統納入電網側的需求響應體系。在高負荷時段,系統可自動調動站點能源“反哺”電網,在低谷期自動充電,為整個電力系統注入靈活性。
隨著匯玨科技集團等企業持續技術突破與項目實踐,5G基站虛擬電廠將從“技術試點”加速邁入“規模部署”,為我國能源數字化轉型、能源安全保障提供強力支撐。
盡管5G基站虛擬電廠仍面臨儲能能力、市場機制和成本回收等多方面挑戰,但方向已經明確:當通信與能源深度融合,分布式智能調控網絡成為趨勢時,一個全新的“能源互聯網”雛形正悄然成型。
讓我們一起見證,從5G基站到虛擬電廠,從邊緣到中心,一個更加智能、高效、綠色的能源新時代,正加速到來。